暴雨警告迷思 天文台有口難言的秘密

近日本港不時有大驟雨,天文台多次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不少市民表示不明白天文台發出暴雨警告的準則。有見及此,MET WARN 就為大家拆解一下天文台有口難言的秘密吧!

首先,要知道暴雨警告最關鍵的字詞:廣泛地區。市民經常會指自己所處的區域下暴雨但未有暴雨警告,或者天文台發出了暴雨警告但滴雨未下。大家要留意,暴雨需要擴展到廣泛地區才需要發出暴雨警告。何謂廣泛地區?一般而言,暴雨落在本港中部最容易發出暴雨警告,因為暴雨最容易擴展至較多的區域。當市民在本港東西兩側或南北兩側工作及居住時,很容易會抱怨下暴雨時沒有暴雨警告、或停雨才發出暴雨警告,甚至全個過程暴雨警告過程都從沒有暴雨。

其實以上情況與暴雨的範圍有關,大多數暴雨的範圍都很細小或持續時間很短。市區的分區細,一個細範圍的面積可能已經有兩三個分區,與新界的情況沒有可比性。另外,地理位置上市區處於香港中部,暴雨自然容易擴展至不同分區,容易令雨量站達暴雨警告的準則。市民時常質疑天文台會以經濟掛帥,不過根據十八區收入分佈,西貢區及港島南區平均收入更高,但發出暴雨警告事宜上,卻是暴雨擊中平均收入較低的深水埗區、葵青區及黃大仙區時發出暴雨警告機會更高,經濟掛帥一說是完全不成立。

的確,新界西北部、西貢區、離島區、港島南區等地區雨量站確實較少,考慮到現行警告機制及暴雨面積,確實是較低機會發出暴雨警告,而預報技術及警告運作上亦難以做到分區警告的作用。幸好,近年天文台已經盡可能在暴雨剛剛發生之際便發出預警性質的暴雨警告,盡量彌補現行機制的缺陷,這一點值得一讚。至於坊間經常提出將暴雨警告仿效八號風球的兩小時提前預警,八號風球預警在於其相對較高的可預測性質,現今科技對於暴雨掌握太少,絕對無能力做到提早兩小時預警。

2020年6月6日凌晨,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時,暴雨主要集中在新界的廣泛地區。由此可見,只要雨區面積夠大,不論暴雨影響的地區亦仍然需要發出黑色暴雨警告。

#氣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