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氣候觸覺 西德雨災後果難料

西歐連日暴雨成災引發嚴重水浸,死亡人數已上升至超過150人。單在西德便有超過130人喪生及600多人受傷。而災情則覆蓋萊茵蘭-普法茲及北萊茵-西發利亞兩個聯邦州以至與其接壤的比荷盧地區。目前仍然有1300人無法透過電話聯繫,未知當中會否涉及傷亡數字。

根據德國氣象局 (DWD) 的數據顯示,西德城市科隆單日總雨量便超過150毫米,部分地區更在九小時內錄得超過200毫米雨量,超出月平均雨量近1.6倍,以當地氣象紀錄而言已是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事件。即使以香港雨季相比,今年至今唯一一場黑雨的單日總雨量亦僅有166.5毫米。

短時間內河水暴漲增加預警難度、土壤含水量飽和、以及水壩決堤均帶來嚴重災情。據了解,德國當局出動超過1萬5千名救援人員,包括850名士兵、直升機甚至坦克協助救災。而剛完成訪問美國行程的總理默克爾當地時間星期日亦將改到災區視察,鄰國比利時則已訂下星期二爲全國哀悼日。另外,當局又呼籲災區以外的居民不要前往受災現場,強調不歡迎災難遊客的出現。

從數字上看對習慣每年夏天度過風季和雨季的香港人而言或許未算驚人,不過對不少居於當地災區的歐洲人來說,這場洪災卻近乎是一生人從來未遇過的慘劇,傳媒報道,災區有小鎮甚至連墓地都被洪水沖走,足以想像暴雨會如何震撼當地人和引起反思。

部分氣象學者已嘗試將這場暴雨歸因於氣候變化。其中一種解釋是近年來北極地區加速暖化,導致北半球噴射氣流 (Jet Stream) 因故減慢,使極端天氣一旦發生,持續時間變得更長。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前副主席就指出充滿水分的氣團在高空被低溫所阻擋,以至今次暴雨在同一地區持續四日,因此全球暖化加劇災情的說法是可能的。縱使要得出相關結論仍有待日後更多研究,在處於全球暖化後果的早期階段已發生類似的極端天氣現象足以令人擔憂。

更微妙的是,這場暴雨發生時間和地點卻可能在無意中影響政局。兩個月後擔任德國總理近15年的默克爾便會卸任並迎來大選。毫無疑問,這場暴雨將會加重氣候變化議題在政治舞台上的份量。正當默克爾仍在美國,多名潛在總理接班人的應對災情能力備受矚目,其中現屆聯合政府所屬的基民盟和社民黨候選人各自分別是受災州份總理和財政部長,另一政黨綠黨則向來以進取的氣候變化政策見稱。部分候選人在災後亦選擇馬上更改拉票行程使德國傳媒創造新詞形容是雨靴政治 (Gummistiefelpolitik)。

德國在世界上地位舉足輕重,不但在英國脫歐後成爲歐盟的重要穩定力量,在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方面亦是其推動者。僅數日前,歐盟便宣佈設定,目標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990年水平一半以上,然後到2050年達致零排放,已經能夠反映歐洲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所扮演的先驅作用。這場暴雨或許使政黨趨向調整氣候變化立場以回應選民。當然,德國及西歐各國政局的改變或多或少亦可能微妙地影響其他政策。從氣象新聞角度,突如其來的四日暴雨可能只佔世界天氣預報的一隅或僅是外電報道的一角,但同時亦可能悄悄改寫未來局面。

#氣象新聞